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毕节市实施“七大工程”厚植基层基础助力脱贫攻坚

——毕节市实施“七大工程”厚植基层基础助力脱贫攻坚扫描

毕节日报  2017-07-25 21:56

今年以来,毕节市坚持以“大党建”为统领,突出“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劲往基层使”的正确导向,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重点实施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村级活动阵地提升、“空壳”村清零、基层基础保障、“范本村”创建、党建责任落实、基层减负等“七大工程”,厚植基层基础,以非常之功决战决胜深度贫困。

建强组织增强“战斗力”

“我们有信心摘掉‘后进’这个帽子”,这是大方县顺德街道石墙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永义向全体党员作出的庄严承诺。

石墙社区因矛盾纠纷突出,无村级集体经济被列为后进村党组织。村书记文华和党支部书记刘永义痛定思痛,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逐项抓好落实。在“双书记”的“里应外合”下,20余起因项目建设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部得到解决,投资200余万元的能繁种猪养殖场顺利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针对班子不齐、战斗力不强、矛盾纠纷突出、无村级集体经济等后进原因,我市大力实施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程,精准识别190个后进村党组织,“一村一策”进行整顿。190个后进村党组织,190套整改方案,190名县级领导挂帮,190名科级领导和村书记包保,共落实整顿措施709条,问题一个个消化,措施一条条落实,后进村党组织实现了华丽转身。

为适应脱贫攻坚需要,市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遵循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联系服务群众、有利于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原则,灵活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

目前,已有15个村从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将陆续把党员人数50人以上的村升格为党总支部。延伸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合作社、村民组或自然村寨建立党支部,形成党总支连党支部、党支部连党小组、党员连农户的组织机制。实行“十户一体”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带头致富、化解纠纷、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的作用。

金沙县岚头镇三桥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荣华说:“我们成立党总支后,下面各个支部不管是组织党员开会、还是学习都方便多了,而且党员的积极性比以往高。”

厚植基础 筑牢“桥头堡

“现在村级服务阵地建设好了,村民可以到图书室来看看报纸,打打乒乓球,村级活动阵地已成为群众想来、愿来、常来的服务场地,真正成为‘党员群众之家’。”在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大吉村新建活动场所前,老党员胡元夫表现出一番喜悦之情。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狭小的村级活动阵地已不能满足服务党员、服务群众需要。今年,市委把推进村级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强村级活动阵地升级改造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按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标准和贵州民居风格, 对全市3035个村级活动阵地进行升级改造。2017年,计划完成2266个活动场所建设任务,目前,新建的1746个村中,已有259个村全面完工,321个完成主体工程。在扩建的416个村中,已有117个完成建设。

党员有了新家,干部办公有了场所,群众办事有了去处,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这是村级服务阵地发挥作用后带来的新变化。

“以前村干部的报酬很低,工作一忙起来就提出辞职。报酬提高以后,村干部的工作激情高多了,辞职的人也少了。”在全市党务干部培训班上,不少乡镇组织委员发出感慨。

今年以来,市委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劲往基层使的正确导向,保障村干部报酬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把村干部报酬平均提高到每人每月2000元以上,并建立了定期增长机制。将村级运转经费从原来的1万元调整为每村每年2万元,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

“以前,我们伐木村属典型的‘空壳’村,基础设施差、基层党组织人心不齐。”这曾让大方县核桃乡下派到伐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罗义倍感焦虑,这种“空壳”现象也是毕节大多数村的真实写照。

为改变现状,今年以来,市委大力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积极借鉴“三变”模式,推广“塘约经验”,大力推行“村社合一”,以村党支部为核心,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营等,采取集体自办、能人领办、入股联营、异地置业等多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在全市选择100个村,通过“企业+村党支部+农户”,创新建立远教电商“毕节购”网络平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远教电商平台”产生的利润按网络公司、村集体、站点管理人员4:3:3比例进行分成。截至目前,全市“空壳”村占比已从去年的67.5%下降到26.5%。

凝聚力量 选好“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

“以前找村里面办事特别困难,不跑几趟办不成,甚至跑了几趟也办不成。现在不一样了,村干部每天都上班,随时都可以办,即使去开会,也可以电话预约,方便多了,几个村干部还带领老百姓搞种植,比以前强多了。”这是七星关区杨家湾镇大埂子村村民韩贤学发出的感叹。

脱贫攻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针对一些村党组织书记带富能力弱,工作开展不力等问题,毕节市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通过动员返乡任职一批、全面考察留任一批、致富能手选拔一批、机关单位下派一批的方式,选优配强了3396名村党组织书记,一批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成功人士等各类人才被选为村党组织书记。

“组织信任我,安排我来任陇公村‘书记’,我就得想方设法带领全村老百姓摆脱贫困。”这是大方县羊场镇陇公村书记唐茂到村后向群众撂下的“狠话”。他说到做到,在唐茂的带领下,陇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毕节市在贫困村选派1381名书记的基础上,对其余的行政村通过乡镇班子成员兼任或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担任书记的方式,实现3396个行政村书记全覆盖。通过选优配强“双书记”,一批年富力强、带富能力强的能人走上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

创新机制 激活“源动力”

“如果党委书记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我们的工作就好抓得多,如果书记不重视,各项工作推进就比较困难”。这是乡镇组织委员发出的心声。

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党组织落到田间地头;党的各项任务,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干。

针对部分乡、村党组织书记对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两个责任”落实不够好的问题,毕节从市级层面建立了乡、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和扶贫“双清单”,全面推行“责任清单”制度。把脱贫攻坚任务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作为书记抓党建述职考评的重要内容,健全“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

通过集中督查、电话抽查暗访等方式,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对履职不力的8名乡镇党委书记、29名组织委员、32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通报或约谈。

为调动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开展了“规范·示范·典范”村创建,根据评定的“规范、示范、典范”等不同类别村,分别给予村干部和村集体一定奖励。2017年,计划创建规范村110个,示范村50个,力争创建典范村。目前,已评定“规范村”18个,“示范村”9个。“规范·示范·典范”村的创建,有效激发了广大村级干部的工作激情,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工作经费增加了,我们的待遇也提高了,更要把基层工作做好,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被表彰的村干部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针对农村基层事务繁多的现状,建立了村级事务准入机制,制定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项清单》,明确了村级组织履行职责的14项清单,协助政府工作的12项清单,其他需村级组织办理的其他事项,严格按“费随事转”落实经费或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委托村级办理,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